TikTok出海营销 TikTok最新资讯
Temu战略转向:停止中国直发,转向美国本土卖家

Temu战略转向:停止中国直发,转向美国本土卖家

2025.05.09

近日,Temu突然宣布停止通过平台向美国消费者销售中国直发商品,并大规模下架全托管链接,这一战略调整引发跨境电商领域的广泛关注。

Temu发言人证实,当前美国市场的销售已全面转由当地卖家主导,从美国本土发货的商品不再收取进口费用,且交货时无额外附加费用。相比之下,中国直发商品通常需承担商品价值1.3至1.5倍的进口费用,部分订单的实际总成本甚至高达商品原价的2倍以上。这一调整源于多重因素,其中美国海关政策的最新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图源:Google

美国海关新规倒逼平台变革

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于5月1日发布的通知,从2025年5月2日起,将不再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货物实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。所有中国输美货物必须按规定报关类型(如11类或01类)申报,并缴纳相应关税、税费。不符合条件的小额包裹将面临无法清关的风险。

这一新规将大幅提升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,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和定价策略。对于依赖中国直发商品的平台而言,进口成本上升导致的商品最终售价提高,可能削弱其市场竞争力。Temu的调整显然是为了适应这一政策变化,确保平台运营符合新规要求,维持美国市场准入资格。

图源:Google

本土化战略重塑平台生态格局

对平台自身而言,本土化战略将带来双重影响。

一方面,短期内增长或受抑制。中国供应链的低价优势丧失后,Temu需重新建立本土供应商网络,商品丰富度与价格竞争力可能下滑;另一方面,长期看合规性提升。通过本地仓储与卖家体系,平台可更灵活应对各国贸易政策变动,降低跨境物流的时效与清关风险。

此外,Temu加速招募美国卖家的举措,也可能推动其从中国制造出口平台向全球本地化电商转型,与亚马逊、TikTok Shop等对手展开差异化竞争。

图源:Google

卖家的生存法则

对中国卖家而言,应对此次冲击需采取“短期止损+长期转型”组合策略。

短期内,可优先清理滞销库存,通过促销或转战其他仍支持直发的市场(如欧洲、东南亚)回笼资金;中长期,则需探索“本土仓备货”模式,或与海外仓服务商合作,将部分高周转商品提前备货至美国,以维持市场存在。此外,部分卖家或转向半托管模式,通过优化选品(如高附加值、轻小件商品)及物流方案降低成本。

对Temu而言,战略调整后的挑战在于平衡“本土化”与“性价比”。若平台能成功吸引美国中小商家入驻,并依托拼多多集团的供应链资源为其提供选品支持,或许能维持低价标签;反之,若本土供应链成本过高,则可能流失价格敏感型用户。与此同时,其他跨境平台可能趁机争夺中国卖家资源,全球电商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。

图源:Google

合规化时代的跨境新秩序

Temu此次战略收缩,既是美国贸易政策施压下的被动选择,也是跨境电商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运营的必然阵痛。随着全球各国对跨境税收、数据隐私等监管收紧,单纯依赖政策红利的模式已不可持续。

对中国卖家而言,这场变革或许是一次残酷的洗牌,但也倒逼其提升供应链韧性;对平台来说,本土化与合规化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壁垒。跨境电商的下半场,唯有主动适应规则、深度融入本地生态的玩家,才能在这场全球博弈中站稳脚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