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kTok出海营销 TikTok营销技巧
成为顶流第一课,如何在TikTok征服海外市场

成为顶流第一课,如何在TikTok征服海外市场

2025.05.26

一个普通用户上传的短视频,让中国拖鞋品牌“朴西”在海外卖爆了。视频里,用户用“踩屎感”形容拖鞋的柔软体验,评论区挤满了各国语言的“哈哈哈”和“想要同款”的留言。这条无心插柳的视频,一周内播放量超50万,直接带动朴西拖鞋销量增长500%。

这就是TikTok的魔力——用户自发传播的“自来水”效应,可能比砸钱投广告更有效。但品牌出海仅靠运气远远不够。

图源:网络

用“用户的语言”引爆兴趣

海外市场最难的往往不是产品,而是如何让消费者“听懂”品牌。

美妆品牌花洛莉亚的出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,用直白的方式征服东南亚市场。他们发现当地消费者偏爱直观的试色内容,于是推出一条试色短视频,没有华丽的场景和滤镜,单纯展示唇釉的显色度和质感。这条“简单粗暴”的视频最终获得1250万播放量,12万点赞,直接带动销量飙升。

核心逻辑: 品牌需要放下“教育用户”的心态,转而用本地化的语言和场景与消费者对话——无论是搞笑的梗,还是实用的测评。

图源:TikTok

真实口碑比广告更“带货”

在TikTok上,用户自发创作的UGC内容(用户生成内容)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。

家居清洁品牌Seaways深谙此道。他们鼓励用户拍摄“产品使用前后对比”视频:脏兮兮的地毯经过清洁剂处理后焕然一新,油污堆积的厨房台面瞬间光亮如新……这些真实到近乎“粗暴”的对比画面,直接刺激消费者的痛点,带动销量增长200%。

甚至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也在“跟风”。他们发起#DealDropDance挑战赛,邀请用户拍摄在超市过道跳舞的视频,最终覆盖1700万粉丝,用娱乐化内容模糊了广告与社交的边界。

图源:TikTok

和用户“玩在一起”才能长效增长

TikTok的本质是兴趣社群,品牌需要找到与用户“玩”的方式。 在TikTok上,消费者买的不仅是产品,更是一种参与感和身份认同。

户外家具品牌Kullavik就是通过产品变成“社交货币”来实现流量转化,他们与87位达人合作,发布107条拆箱、组装视频,甚至让用户直播时躺在秋千椅上聊天。这种“沉浸式体验”让一款单价超200美元的藤编秋千椅,20天内卖出170万元

图源:TikTok

而美妆品牌e.l.f.的做法则更是“简单粗暴”,他们发现用户在TikTok上自发创作了300万条品牌相关视频后,直接以品牌全名#eyelipsface发起挑战赛,最终收获70亿次观看,甚至让活动主题曲冲上Spotify榜单第四。

图源:TikTok

缩短“从心动到下单”的路径

流量再大,不能转化就是自嗨,无论是B端询盘还是C端销售,品牌都需要根据产品特性设计最短转化路径——让消费者“冲动”时就能立刻行动。

国产美妆品牌Colorkey在越南市场的策略就十分值得参考,该品牌一直保持着日更的频率,并且每条视频都用本土模特演示产品,话题标签#colorkey曝光量超2700万。通过高频互动,他们逐步构建“内容种草-直播转化-用户复购”的闭环。

图源:TikTok

结语:真实比完美更重要

出海品牌无需追求“高大上”,反而要放下身段,让产品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。就像那位在TikTok上默默拍摄中国乡野美食的四川大叔——没有炫技剪辑,只有一碗鱼汤的热气腾腾,却圈粉30万海外用户。

说到底,征服TikTok的逻辑很简单:把用户当朋友,而非消费者。